|
|
鈦及鈦合金將來的地位在不斷提高 |
來源:鈦棒,鈦板,鈦設備,鈦合金,鈦管,鈦絲,鈦禮品 發布時間:2014-2-21 14:51:17 |
我國于1956年開始鈦和鈦合金研究;60年代中期開始對鈦材的工業化生產并研制成TB2鈦合金。鈦及鈦合金與鋼鐵相比具有以下優點:①比強度(抗拉強度/密度)高,抗拉強度可達100~140kgf/mm2,而密度僅為鋼鐵的60%。②中溫強度好,使用溫度比鋼鐵高,在中等溫度下仍能保持所要求的強度,可在450~500℃的溫度下長期工作。③耐蝕性好,在大氣中鈦表面會生成一層均勻致密的氧化膜,有抵抗多種介質侵蝕的能力。通常鈦在氧化性和中性介質中具有良好的耐蝕性,在海水、濕氯氣和氯化物溶液中的耐蝕性能更為優異。但在還原性介質,如鹽酸等溶液中,鈦的耐蝕性能較差。④低溫性能好,間隙元素極低的鈦合金,如TA7,在-253℃下還能保持一定的塑性。⑤彈性模量低,熱導率小,無鐵磁性。合金元素 鈦有兩種同質異晶體:882℃以下為密排六方結構α鈦,882℃以上為體心立方的β鈦。合金元素根據它們對相變溫度的影響可分為三類:①穩定α相、提高相轉變溫度的元素為α穩定元素,有鋁、碳、氧和氮等。其中鋁是鈦合金主要合金元素,它對提高合金的常溫和高溫強度、降低比重、增加彈性模量有明顯效果。②穩定β相、降低相變溫度的元素為β穩定元素,又可分同晶型和共析型二種。前者有鉬、鈮、釩等;后者有鉻、錳、銅、鐵、硅等。③對相變溫度影響不大的元素為中性元素,有鋯、錫等。氧、氮、碳和氫是鈦合金的主要雜質。
鈦合金以鈦為基參入其它元素組成的合金。鈦的工業化出產是1948年開始的。航空工業行業的需求,使鈦工業以均勻每年約 8%的增長速度前進。當前國際鈦合金加工材年產量已達4萬余噸,鈦合金商標近30種。運用最廣泛的鈦合金是Ti-6Al-4V(TC4),Ti-5Al-2.5Sn(TA7)和工業純鈦(TA1、TA2和TA3)。
1.鈦中參加鋁和錫元素.
2.鈦中參加鋁鉻鉬釩等合金元素.
3.鈦中參加鋁和釩等元素.)鈦合金具有強度高而密度又小,機械功能好,耐性和抗蝕功能極好.別的:鈦合金的工藝功能差,切削加工艱難.在熱加工中,十分簡單吸收氫氧氮碳等雜質.還有抗磨性差,出產工藝雜亂.
鈦合金主要用于制造飛機發動機壓氣機部件,其次為火箭、導彈和高速飛機的結構件。60年代中期,鈦及鈦合金已在通常工業中使用,用于制造電解工業的電極,發電站的冷凝器
,石油精粹和海水淡化的加熱器以及環境污染操控設備等。鈦及鈦合金已成為一種耐蝕結構材料。此外還用于生產貯氫材料和形狀回憶合金等。
寶雞市力航鈦業有限責任公司— —http://www.salkn.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