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代中期,開始發展以旋轉電極法制取鈦的預合金粉末和熱等靜壓致密化的工藝并開始用于航交工業中。我國70年代初開始進行鈦棒粉末冶金工藝及制品的研究。70年代末期開展了離心霧化制取高質量鈦合金粉末及熱等靜成形工藝的研究,主要用于耐蝕、過濾等零件。
根據所用的粉末原料和對制品的使用要求,可采用以下不同的致密化工藝。
(1)松裝或低壓成形粉末坯料的燒結:燒結體的孔隙率為25%-70%,該工藝多用于生產多孔鈦制品和材料。
(2)壓制和燒結:壓制可采用機械或等靜壓制,壓力在19600-39200MPa之間,燒結溫度為1000-1400°C。燒結體的相對密度可達92%-95%。
(3)熱成形:是使粉末或粉末坯錠在加熱過程中加壓成形。熱成形工藝主要有熱等靜壓、真空熱壓等。
(4)鈦棒粉末和粉坯的粉末軋制:坯料的擠壓和鍛造等。
這些工藝均可獲得密度高性能好的粉末材料或零件,其中粉末軋制是生產多孔鈦板和致密鈦板的有效的經濟的加工工藝。已實用化的鈦材料粉末制品有:燒結多孔鈦過濾元件、植人體內的人工關節,汽車發動機連桿、螺帽和法蘭等緊固件閃光燈陰極、航空和航海儀喪零件、耐酸閥體軸套,多孔管、鈦碳化鈦耐磨材料、鈦鉬耐蝕合金等。